昆山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
昆山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
全文检索   
百村共治 凝聚合力,共建生态宜居“美丽吴桥”
发布时间:2022-10-27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 来源:
 

吴桥村位于千灯镇南部,因一座古桥而得名,有吴家桥、河西两个自然村,区域面积3.94平方公里,全村总户数1132010年被列为市级保护古村落。近年来,吴桥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,以自治为基础、以德治为先导、以法治为保障、以智治为支撑,最大程度激发乡村活力,立足生态资源禀赋,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建设,特色田园乡村窗口面貌即将全面成型。

政治为核,凝聚乡村治理合力

在千灯镇党委的领导下,按照“抓党建、带队伍、促工作”的工作思路,吴桥村总党支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为抓手,不断加强队伍建设,完善工作机制,带领党员干部扎实推进基层党建,常态化开展党员“问诊”活动,建立“党群结对,无缝对接,全天候服务”的工作机制,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总结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认识,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。建立村干部巡村工作台账制度,落实环境整治“网格细化”管理,建立党员干部“宅前屋后”三包制度,号召党员带头认领6大责任区,统筹推进环境整治、农村拆违、安全隐患排查等突出问题的整改工作。为形成环境卫生长效机制,吴桥村率先试点,运行保洁外包制度,专人负责专区,逐步形成今日“专收专运,处置回收,一干二净”的良好局面。

自治为基,增强发展内生动力

吴桥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,将农村“厕所革命”与人居环境整治、村容村貌提升工作结合。发挥村民作为参与者、建设者和受益者的主体作用,引导群众投工投劳,完成了2A”及“3A”标准的公共厕所兴建。在提供生活便利之余,使得吴桥村的面貌焕然一新,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此外,吴桥村有机融合“美丽菜园”“美丽庭院”项目。整合闲散田地、房前屋后规范化打造,抓实抓细、因地制宜打造“汤家浜共享菜园”“河西菜园子”。动员村民于庭院内广植花卉,美化庭院环境,于房前屋后播种各色蔬菜瓜果,点缀农房,让每一家每一户都成为吴桥村的靓丽名片。

法治为本,构建多元调解机制

由村干部、网格长、村民小组长、党员、村民群众组成常态化普法宣传团队,每周入户宣传,发现问题及时向村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反馈。同时树立学法用法典型,成立法律明白人调解团队,会同专业司法所、专业律师等及时调解村民纠纷与矛盾。打造“茶馆说事”吴桥议事品牌。创设村民之家、法治书屋,健全议事阵地;运用村务监督委员会及村级廉勤监督力量,明晰架构,完善议事机制;村党总支书记带头,广纳贤才,成立援法议事领导小组,建强议事队伍。自“援法议事”活动开展以来,受理群众建议及诉求186,回复率100,先后圆满解决农房翻建、天然气入户、宅基地权属等重大民生问题53,通过村级道路硬化、公园建设等重大决策事项13,切实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。

德治为魂,厚植乡村文化底蕴

吴桥村充分挖掘历史文化,保留传统元素,融入现代理念,因地制宜盘活文化资源,提升乡村的独特内涵。在村入口旁,一堵装饰墙南北陈列,一端指向千灯新镇区,一端连着乡村,象征着城乡融合发展齐头并进。而相传建于宋元之际,由一名卖豆浆的吴姓人士捐建的单孔石拱桥,几经修缮,风霜不改,更是成为吴桥村传承善爱文化的珍贵名片。为宣传德法善治,吴桥村在至德廊上题村规民约、家风家训及党的领导方针,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,尽显至德之意。广大群众在漫步休闲、娱乐的同时,能时刻受到熏陶,长此以往,既能强化道德教化的作用,又可以引导村民自我学习、自我管理、自我约束,不断提高个人素养。

智治为辅,激发产业发展动能

吴桥村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,全面推进“一体化”便民服务,持续深化“互联网+政务”,实施政务服务事项“一网通办”,助力基层服务精细化、精准化、高效化。此外,吴桥村瞄准服务供给,拓宽村级经济发展思路,开展前瞻性谋划。大力支持和保障秦峰南路拓宽工程,利用大数据平台,精准推动老旧资产的改造提升,配合吴桥老集镇区规划提升工作,为周边小区居民、企业员工、村民提供配套服务。结合区位优势,谋划体验农业、休闲农业,聚焦现代农业观光和乡村休闲旅游结合的发展模式,探索“大数据+农业”跨界发展新路径。